出现行为意识异常时,警惕肝性脑病!

浏览量:280
创建时间:2025-01-13 13:27

       人性格一般情况下,是不会出现太大改变的,但是有一种情况,肝病患者家属需要注意,比如平时性格平和的家属,突然没理由的浮躁易怒、再比如平常记忆力正常的家属,突然不认识回家的路,或者出现行为异常,这时应及时前往医院,可能患者出现了肝性脑病。

 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行为异常。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复杂,主要与氨中毒、炎症反应损伤和其他神经毒性物质的作用于有关。肝性脑病可发展为严重阶段,包括昏迷,这通常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,无法有效代谢体内的毒素,导致这些毒素积累并影响大脑功能。

 

 

  1. 发病机制:

  氨中毒学说:肝脏功能受损时,氨不能被有效代谢,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,干扰脑的能量代谢,导致大脑功能紊乱。

  炎症反应损伤:氨和其他毒性物质引起炎症反应,破坏血脑屏障,导致脑功能障碍。

  其他学说:如氨基酸失衡学说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,也解释了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。

  2. 临床表现:

  性格改变:性格改变是肝性脑病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,主要表现为抑郁或欣快等。

  行为异常:最初患者可能仅限于一些行为改变,比如乱写乱画,乱洒水,乱吐痰,乱扔纸屑、烟头,随地便溺,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。

  睡眠习惯改变:睡眠倒错是肝性脑病患者常见的表现,可能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。

  视力障碍:肝性脑病发生时,病人可出现短暂的、功能性视力障碍和失明。这些视力障碍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,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。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明。

  智能障碍: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,还可能发生智能障碍,主要表现为对时间、空间概念和人物概念模糊,说话吐字不清、颠三倒四,书写困难,计算、计数能力下降等,这是临床上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的常用方法。

  意识障碍:意识障碍往往出现在智能障碍之后,主要表现为嗜睡、昏睡,最后逐渐进入昏迷状态。患者对各种刺激反应、反射均消失,也有部分患者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。

  肝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,肝性脑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减少毒物的吸收。定期随访和监测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以防止病情恶化。另外还需要前往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。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和行为异常相关症状,应立即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