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患者血常规的异常表现
肝硬化患者常规检查化验单中,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生会开肝功能、凝血四项、甲胎蛋白、彩超、血常规等,患者不明白为什么会开血常规呢?血常规又可以反映什么呢?结果化验结果一出来,我们可以发现血常规化验单上出现了许多朝下的箭头!
那么肝硬化患者血常规检查中通常会显示出哪些典型异常呢?
1、白细胞计数异常:
在肝硬化早期,白细胞计数可能保持正常或仅轻度减少。然而,随着疾病的进展,尤其是伴随脾功能亢进的情况下,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显著下降。这是因为脾脏增大后会破坏更多的白细胞。在某些感染状态下,白细胞计数也可能会升高。
2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异常:
肝硬化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,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。这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,包括营养吸收不良、消化道出血、红细胞寿命缩短或骨髓抑制等。
3、血小板计数减少:
在肝硬化时期,血小板计数通常会降低,这与脾功能亢进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关。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,如鼻出血、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等。
那么为什么肝硬化患者的血常规会出现三系细胞的减少呢?
1、脾功能亢进:肝硬化可能导致脾脏功能亢进,这会使脾脏破坏过多的血细胞,包括白细胞、红细胞和血小板,从而导致这些血细胞数量减少。
2、肝功能异常: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生成。肝脏是血细胞生成的重要器官,肝硬化导致的肝功能不全可能会影响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生成,同时,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贫血,进而引起红细胞数量减少。
3、低白蛋白血症:肝硬化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,这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进而影响血细胞的分布和功能。
4、门脉高压:肝硬化可能引起门脉高压,这可能会导致脾脏肿大和血细胞破坏增加,进一步导致血常规中三系细胞的减少。
对于肝硬化患者出现血常规三系减少的情况,建议及时进行详细的的血液检查和骨髓检查,以确定血细胞减少的具体原因,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同时,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血细胞计数,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。